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教学相长,以教促学

点击次数:

田小利课题组举办研究生“组织形态学研究及特异信号甄别”研讨会

在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实验技术不过关和实验结果分析不足等问题,比如在组织形态学研究中不能对特异信号进行判断和深入挖掘,从而错过原创性发现。为解决问题,田小利课题组开展“教学相长,以教促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尝试,于2024年4月8日举办“组织形态学研究及特异信号甄别”研讨会。组织形态学研究技术在判断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细胞形态和定位、目标蛋白定位及表达量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特异信号难以判断,不能得到可靠的真实的结论。根据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特色,本次研讨会集中于针对血管衰老和疾病研究中常用的组织形态学研究技术,包括免疫荧光和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素-伊红、油红O、马松、天狼星红、Verhoeff’s Van Gieson染色等)。

本次研讨会采用学生讲解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老师,向其他人传授实验原理、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为给听者提供准确信息,讲解的学生需要对所讲解的内容具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听者通过听取报告并提出问题和讨论,能更快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术;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以教促学”的目的,提高整体研究生培养质量。

培养方法的探讨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开展:首先,由学生们讨论特异信号的特点以及如何甄别特异信号。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兴趣和主动参与。随后,多名学生作为老师进行演讲,讲授各个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一步,资深学生提供代表性实验结果图片,其他学生分别指认特异信号。最后,田小利教授作为导师进行评价和归纳总结,指出特异信号需满足的条件为:1.信号和结构特征的对应性,2.信号的可重复性。特异信号的甄别建议通过3种方法:1.将自己结果和已发表结果进行比较,甄别出特异信号。此方法的缺陷为仅与前人比较,在信号出现新特征时对新的原创性信号不能甄别。2.从实验目的,信号和结构的对应关系,对信号真伪做出综合判断。3.通过设计实验多重对照判断信号准确性。

研讨会中学生热烈讨论,不同的学生均觉受益匪浅。讲解的学生通过上台讲授,对技术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他人提问和建议,又学到以往尚未注意的重要事项。资深学生通过分享代表性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对自己的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可能的问题,让实验结果精益求精。低年级学生可更快更好地掌握实验室常规但又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培养其动手能力。所有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甄别真实的特异信号,培养细致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整个课题组而言,通过技术方法的讨论,形成适用于本实验室的组织形态学技术标准操作流程,有利于实验技术的传承和持续完善。

“教”“学”相长,以“教”促“学”,是田小利课题组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和探讨。让学生转变身份互教互学,不同层次(硕/博)和年级的学生互相学习,促进整体研究生水平的提升。后续我们将持续研究和探索研究生教学方法和模式。

(撰稿、责编:吴安东)


南昌大学人类衰老研究所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 Reserved
邮编:330031 Email: xiangyang@ncu.edu.cn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